查看原文
其他

你从雪山走来 你向东海奔去

2016-05-18 网上邻居 人文之窗
日均30万读者阅读的人文话题微信杂志

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以试读


特种邮票【长江】全景长卷


  请按住图片左右滑动  

水是融化了民族精神的一种神圣的液体。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,两条江河之水,书写了漫长的五千年中华文明,筑成一个民族的伟大灵魂。这江河,一北一南,澎湃东去。盘亘北国的大河是黄河,逶迤南域的大江是长江。

今日我们以特种邮票《长江》长卷为线索,共同欣赏两岸的风光和歌声。


第一枚:大江东去

涉及地区:青海 云南 四川

画面内容:云南长江第一湾






长江全长6300多公里,起源青藏高原的雪山深处。


千年之前,就有了一个“大江东去”的磅礴词语。在宋代文学家苏轼这绚丽的文辞中,我们可以看到一条大河准确的地理走向,那就是长江之水在中国的版图上,由西向东,滚滚而去。


云南 长江第一湾


长江第一湾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丽江市,海拔1850米。长江从“世界屋脊”——青藏高原奔腾而下,与澜沧江、怒江一起在横断山脉的高山深谷中穿行形成了“三江并流”的壮丽景观。到了香格里拉,突然来了个100多度的急转弯,转向东北,形成了罕见的"V"字形大弯,“江流到此成逆转,奔入中原壮大观”,人们称这天下奇观为“长江第一湾”。




长江流经四川



第二枚:山水重庆

涉及地区:四川 重庆

画面内容:渝中半岛 重庆长江大桥 嘉陵江大桥 东水门大桥




在重庆,最抢眼的就是江水,这里两水交会--长江和嘉陵江。千里江陵发源于秦岭北麓,流经陕西、甘肃、四川,在重庆的朝天门与长江交会。于是,重庆标志性景观就是形如舌头状的朝天门码头,这里可以清晰眺望到不同色泽的两江汇流。




三千多年前,就有人从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上江岸,在那里生产生活,渐渐形成了一个临江的城镇,就是重庆。当时这里是“巴国”,到了隋朝又改名叫“渝州”,作为重庆的又一称谓,“渝”字一直叫到了今天。




从地理位置上看,重庆不仅有“水”,重庆还有“山”。建在山上的重庆,上上下下,密密麻麻,层层叠叠,到处是房屋。可以说,城是一座山,山是一座城。


市区最高的地面海拔280米,最低的地面海拔160米,相对落差120米,这在我国乃至世界都是不多见的,因此重庆又被称为“山城”。



第三枚:三峡奇观

涉及地区:重庆 湖北

画面内容:重庆三峡 湖北宜昌高湖





长江经过山水重庆之后,直面而来的是雄俊壮丽的大峡谷。在长江步入狭长的走廊之初,江面最宽处可达千余米;在水流鱼贯入谷中,长江水面最窄处竟然只有50米。在三峡路段,江水落差竟达140米,那惊心动魄的峰浪和激水,声画融合,刻画出长江三峡立体化的自然奇观。





所谓三峡,是指长江上的瞿塘峡、巫峡和西陵峡,自古就有”瞿塘雄、巫峡秀、西陵险”的说法,这“雄”、“秀“、”险“三字,在万里长江之上交织出山山水水的无限风光。





第四枚:楚湘临江

涉及地区:湖南 湖北

画面内容:洞庭湖 岳阳楼 武汉三镇 三峡大坝 武汉长江大桥






长江出三峡,迎面是宜昌。从这里,长江跨进她的中游水域。此刻,大江到了中国中南部两大省份,那就是湖北和湖南。顾名思义,这个“湖”是指洞庭湖,其北接湖北,南衔湖南。而洞庭湖正是位于楚湘连通长江的一个大湖泊。





第五枚:庐山水韵

涉及地区:江西

画面内容:庐山风景区 庐山电站大坝 庐山会议旧址





长江走过楚湘大地之后,径直来到江西这片红土地。迎接大江到来的,正是站在江边上的这座郁郁葱葱的庐山。





庐山是离长江最近的一座名山,她西揽楚湘,东望苏皖。峰峦上聚四时云霭,山影下映朝暮波光。于是,庐山这个临江大山,因山水溶融,又与长江有着如此亲近的渊源,便有了“庐山水韵”的诗意称谓。



第六枚:黄山独秀

涉及地区:安徽

画面内容:黄山景区 迎客松 梦笔生花





黄山的水千流百转,终归汇入长江,这也是“大江东去”的一个小小走向。因着水的指引、山的导向,长江在安徽境域,像镜子一般在水面倒影中,映下了佛教圣地九华山,以及新世纪的跨越大江的钢铁长虹:座座江桥。





有情趣的还有这山的高低错落,水的玩转旋回,恰如长江边上生成并流传的一个优美清亮的唱腔,那就是黄梅戏。





从黄山远望,阔远的长江下游,江面浩淼,江涛浩荡,城乡迭至,大桥如织,一个充满时代气息又透出乡土醇香的水土胜境正迎面而来。



第七枚:金陵春晓

涉及地区:南京

画面内容:南京长江大桥 二桥 紫金山天文台 中山陵




当庐山飞瀑,黄山奇峰还在人们脑际萦回,长江已不停息的来到了江苏,这里大江划出了江南与苏北。这是因为长江滋润而在中国东部生成一块富庶的鱼米之乡。




长江还在源头的时候,不过是几滴雪水,当她穿山越岭、激流勇进之后,到了南京近旁,大江的体量已今非昔比,浩瀚江面最宽处已达5华里,最窄处也有3华里之阔。




南京面江依山,江是长江,山是雄踞城东北的钟山和盘踞城西南的石丘。难怪诸葛亮赞叹道:“钟山龙蟠,石头虎踞,真乃帝王之宅也”!





第八枚:江畔水乡

涉及地区:江苏南通 无锡 苏州

画面内容:无锡梅园 江阴大桥 苏州园林






长江的脚步在江南总是千回百转,那是因为水系水网繁多。有水就有生命,于是江南的水畔,也便多有名镇名城。





江畔水乡的称谓,既包括了周庄、乌镇等古朴的水镇水乡,也包括了无锡、苏州、南通、镇江浸透在水中的古城古市。而在长江上有若长虹般横跨大江南北的现代化大桥,则将古老的传统和现代风貌交融一起,塑造了长江三角洲丰饶而有底蕴的特殊形象。



第九枚:东流入海

涉及地区:上海市

画面内容:崇明岛 上海长江大桥 崇启大桥 杨浦大桥 南浦大桥 东方明珠 世博会中国馆





青山遮不住,毕竟东流去

长江经历了万里跋涉,终于到达了金色的长江三角洲。那里已经离大海很近了,但是,在她东流入海的前夕,还光临了一座江上大城,那就是上海。




上海并不毗邻长江,而是与长江的一条支流相衔,那就是黄浦江。黄浦江发源于江苏太湖,又吸纳浙江水系,在上海市内与苏州河交汇,这个东方国际大都市便有了与长江血脉相同的水的滋养和润泽。




在长江长卷画幅结尾部分,我们的视线聚焦于黄浦江和被她分割的两片城池,那就是上海的浦西和浦东。再循黄埔远去,便见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,以及江流汇入东海的浩瀚空间。于是,这幅景象便有了“东流入海”的名城。



尾 声


从江之头,到江之尾,长江在中国大地上从东到西,从江到海,从历史到今天,她大脚步踏过了万里行程,见证了中国的风貌风情,也将一个民族的复兴和梦想,撷取在了她的每一朵浪花中。


有曲折,也有激流,但长江始终向着大海,向着太阳,向着光明,生生不息的前行。


一幅画卷,几幅照片,描绘下的不只是长江的一个形貌,力透纸背的,是母亲河所给予我们生生不息的奋进的力量。


于是,一首歌唱出长江“用磅礴的力量,推动新的时代”;于是发自心底,“我们赞美长江,你是无穷的源泉;我们依恋长江,你有母亲的情怀”!



文字摘选:李近朱 《长江的情怀-纪念建国65周年》


猜你喜欢


|人|文|之|窗|
 
397

广受欢迎的人文话题“微信杂志”,如果您也喜欢,请长按下图二维码,选择“识别图中二维码”,一键关注。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